-
-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未來科技館 高熵無火花、滅菌及超耐合金科技
高熵材料領域源於我國,係葉均蔚教授於1995年發明,翻轉自古以一個元素為主的合金觀念,他為“高熵合金(High-entropy alloys)”命名、定義及論述,並成立高熵中心開發「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技醫藥」、「國防」等關鍵材料。
-
-
-
新穎材料 未來科技館 中研院鋰電池儲能系統開發與新世代全固態電池材料研發計畫(2/2)
下一個世代的鋰離子電池材料在應用上,必須具有高比電容量、高功率以及合理價格的特性。本團隊在“富鋰錳”的非計量材料獲得突破性成果,發現可在4.6V高操作電壓且具有大於200 mAh/g比電容量的新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
-
-
精準健康生態系 未來科技館 醫療器材產業加速新創與躍升國際推動計畫(1/4)
柏瑞醫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方便快速的骨鬆AI篩檢輔助系統,透過X光片,20秒內即可知道是否有骨鬆風險,讓患者更快採取治療對策。已與台北市立萬芳醫院骨鬆肌少症照護中心合作,提供服務協助更多民眾改善骨鬆問題。;麥博森核心技術建立於台大電機系林致廷教授所開發的半導體生物晶片,可不透 過螢光或電化學反應直接偵測生物分子,透過標的物造成的半導體晶片電性改 變,大幅簡化檢測操作手法,降低成本,並且更符合遠距醫療的環境要求。;本團隊依據人類的溝通模式透過研發出的三大核心技術,實現穿戴創新智慧輔聽器。能有效地分離目標人聲與大幅降低周邊雜訊外,降噪達10dB以上,在多目標語音切換上具有相當大的優勢,有效解決雞尾酒會效應的輔聽設備。
-
-
-
精準健康生態系 未來科技館 影像式血壓與呼吸偵測應用於睡眠呼吸中止症及居家健康管理系統
本技術以影像連續性,非接觸式地監控血壓、呼吸狀態,幫助患者檢測呼吸中止症時免除穿戴式的壓迫感,降低檢測的複雜度。系統可幫助使用者於生活中簡易檢測睡眠狀態,無感量測並做每日健康紀錄,作為居家照護即時的管理監控。本技術進行IRB臨床試驗,建立大數據庫,加入醫師專業並優化AI解決方案。
-
-
-
AI與IOT應用 未來科技館 AQI氣體感測器服務平台專案計畫 (107~109)
光學式NO2氣體感測器:基於NO2吸收特定的波長400nm~550nm光線的特性,鎖定該波段進行光學式氣體偵測,並透過特殊光路設計來提高偵測解析度及靈敏度。;全固態離子SO2氣體感測器:其主要關鍵技術為固態電解質與電極材料之特殊性,可應用於高溫、高腐蝕性廢氣排放環境下,達到即時監控現場汙染排放。;薄膜複合式SO2及NO2氣體感測器:使用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的MEMS技術服務平台,每一顆晶片型氣體感測器的尺寸為0.5mm*0.5mm,其氣體感測模組偵測可以達ppb等級。
-
-
-
新穎材料 未來科技館 推動中南部智慧機械及航太產業升級計畫(4/4)
本技術載具為龍門綜合加工機VP2012,預期產出為其跨平台操作介面系統、內部整合機台智能熱平衡、機台振動智慧分析、類神經網路學習自動調適等功能,實現國產工具機、韌體、軟體及分析、模擬、控制理論等多面向技術之提升,可為智慧機械產業成功升級代表範例。
-
-
-
新穎材料 未來科技館 綠能科技聯合研發計畫
台灣大學材料系林唯芳教授研究團隊,最近發展出新穎材料配方及薄膜製作技術,其可在一般空氣環境下,數分鐘內大量製作高效率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促使本技術的產業化大躍進。;本技術針對配電饋線或分歧線之線路故障發展出故障電流指示器,在線路發生事故時即時偵測並透過物聯網通訊技術主動回報至後台主站,同時結合地理圖資完成快速事故定位,以有效降低事故查修時間並達到快速復電之目的。;利用大氣電漿噴塗、透氣金屬基板與粉末合成技術,完成具快速啟動、抗機械震動、奈米結構、抗氧化還原特性之高效率金屬支撐型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片製備技術開發,加速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發電技術之廣泛應用。;本研究研發具環境穩定性之新型硫化物系固態電解質,結合具高矽含量之矽碳混合物負極、高電容量之富鎳三元系正極材料、及石榴石/高分子固態介面層,最終開發出高安全性、高容量之新型硫化物系固態鋰離子電池。
-
-
-
-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未來科技館 所得分配的性別歧視議題
首先,中心發展新的測試所得分配歧視的檢定方法,接著根據子計畫三與政府簽約使用之財政部2005-2015年報稅所得數據(每年約上百萬筆資料),由子計畫一研究人員(廖珮如、李維倫)依據上述資料、上述研究方法,將台灣所得分配區分成有子女或配偶,以及單身群體,研究台灣男女所得分配差異的現象。
-
-
-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未來科技館 病毒疫苗細胞生產技術平台
「病毒疫苗細胞生產技術平台」以1.宿主細胞及病毒之選殖技術;2.宿主細胞表現病毒接受體技術;3.阻斷宿主細胞抗病毒機制;4.初代宿主細胞永生化技術;5.細胞無血清全懸浮培養技術,生產含完整病毒抗原之高免疫效力病毒疫苗株。
-
-
-
-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未來科技館 後疫時代之精準醫學-SARS-CoV-2病毒株分析,肝癌游離DNA腫瘤標記研發,及癌症免疫治療研究
1. SARS-CoV-2病毒株分離及全基因體定序分析-針對由臺大醫院檢醫部自COVID-19病患檢體所分離之28株病毒株進行分析。 2. B型肝炎病毒嵌合DNA片段為B型肝炎相關肝癌之游離DNA腫瘤標記-肝癌病患於術後第一年內易復發而降低其存活率,因而研發應用肝癌術後監測之新穎標記。
-
-
-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未來科技館 取代石膏之2D熱可塑繃帶
本技術開發一種熱塑性薄型2D網布複合材結構,主要包含一透氣性單片網布,以及一塗佈至該透氣性單片網布的高分子聚合物,形成遇熱可重新塑形及重覆使用的熱塑性薄型2D網布複合材結構。
-
-
-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未來科技館 篩選廣效型抗病毒藥物技術平台
1. 利用基因剔除篩選技術 (EditCell Virology Platform) 找尋對病毒重要的細胞因子。 2. 以病毒需要的細胞因子為標的,找尋有效的抗病毒機制。 3. 以細胞與動物實驗驗證候選藥物對病毒抑制的影響。 4. 兩種食品藥物管制署(FDA)核准的臨床用藥會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生長。
-
-
-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未來科技館 先進工業4.0關鍵技術展示:工具機智慧製造技術整合場域、3D列印設計系統、AI摩擦攪拌銲接專家系統
1.工具機智慧製造技術整合場域:展示Virtual Manufacturing/AR/VR技術,整合產品設計與製程規畫過程(同步工程)。 2.3D列印設計系統:運用Rhino內建的演算編輯器Grasshopper與無限元素法產生複雜的晶格微結構。
-
-
-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未來科技館 後疫情時代加速 “關鍵綠能材料” 之台灣在地供應鏈
(1)鋰電池膠固態電解質,可抑制溶劑揮發增加安全性並配合產品形狀變化,且相容於液態電解質生產線。 (2)"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印刷式製程及其在物聯網的應用" - 科技部2019未來科技突破獎。 (3)高容量矽材料獨特表面改質技術用於二次電池負極,SiLican新創公司試量產產能放大並進行全球布局。
-
-
-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未來科技館 基於5G C-V2I之智慧即時車輛行動軌跡預測與預警系統
本案提出一個基於5G cellular vehicle-to-infrastructure (5G C-V2I)之智慧車輛行動軌跡預測及預警系統,可實現於具有雷達偵測能力的路側單元(Road Side Unit)與5G邊緣運算之架構。
-
-
-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未來科技館 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檢測泡泡龍症及跨科整合治療泡泡龍症特別門診
泡泡龍是「急、重、難、罕」的遺傳性皮膚水疱病,因病患臨床症狀多樣,加上致病基因多達21種,故診斷十分困難。近年來,次世代基因定序已廣泛應用於罕見疾病之診斷。成大泡泡龍團隊目前已成功結合此基因定序技術與病理、分子檢測,建立泡泡龍病患之基因診斷流程。迄今,我們已完成超過50例台灣泡泡龍病患的基因診斷。
-
-
-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未來科技館 紙基奈米陣列之高靈敏表面增強拉曼檢測平台
本團隊所開發紙基表面增益拉曼光譜平台(P-SERS),可大幅增強待測物之拉曼訊號,同時兼具低成本、可撓曲、高穩定性等特點。當搭配可攜式拉曼光譜儀進行快速現地檢測時,檢測極限可達到pM。在不須標定及前處理的情況下,可快速分析農藥、食品添加物、臨床藥物、新興毒品、病毒核酸分子等樣品。
-
-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未來科技館 資料聯網於淹水監測之應用
災防中心「災害情資網」為一跨域、跨單位整合之防災平台,本年度結合民生公共物聯網即時自動化淹水感測技術,彙整氣象局之即時降雨資料,降低示警之異常誤報機率,並將技術結合Google歷史街景,內政部地形資料及即時觀測影像,使使用者更易掌握淹水區域。
-
-
-
-
-
-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 未來科技館 可捲曲式軟性超穎光子元件
隨著光子學的發展,已經向著靈活性、柔性、可拉伸性、可穿戴性之光電元件發展,以達到軟性奈米光子元件並應用於軟性機器人之可能。為了整合人機介面,這些元件必須具有生物相容性,並且能夠承受機械變形和不同的彎曲曲率。
-
-
-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 未來科技館 窺看蛋白質分子水中漫舞的X光散射複眼術
Ø線上樣品純化系統同步小角-廣角X光散射/即時UV吸收/折射率/多角度光散射之整合型量測系統,以解析水溶液中複雜組成與共存結構 Ø高光子通量及寬廣能量,以達10微秒時間解析的結構動態研究 Ø微米級的光斑大小,以進行微區同步小角度-廣角度X光散射 Ø超小角/廣角度X光散射,涵蓋原子尺度至微米級結構尺
-
-
-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 未來科技館 捕捉結構色彩技術於仿生可撓光子晶體材料之高效率開發與應用
利用捕捉結構色彩技術,超快速製備大面積可見光高分子光子晶體。利用三維網狀結構的高度連續性,能將凝膠態可見光色彩經玻璃化而捕捉直至乾燥之固態膜,藉由調整溶劑揮發與膜厚,可精確地控制結構色彩,涵蓋全可見光波段,並具可逆性。為世界首創可製備出具可調、可逆、可撓之全可見光波段的固態三維網狀高分子光晶膜材料。
-
-
-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 未來科技館 同步輻射紅外顯微術在癌症篩檢及慢性腎臟病之預後預測及其治療評估
紅外線蠟吸附動力學法提供一種非破壞式的癌症篩檢技術及慢性腎臟病之預後預測及其治療評估,其核心技術是通過紅外線影像量測技術、蠟吸附動力學法及寡醣吸附劑(碳數20~34的正烷蠟與蜂蠟)分析細胞樣品或病理組織切片表面的異化醣綴合物寡糖尾鏈(Aberrant glycans)程度的分析及其分布區域。
-
-
-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 未來科技館 未來之光-超高速的分子攝影機:自由電子雷射
國輻中心利用自主研發的雷射激發光陰極射頻電子槍系統和射頻電子束團壓縮的技術,建立了一套太赫茲超輻射自由電子雷射,它是目前國內峰值功率最高的太赫茲輻射源。另外,我們也以類似的技術為基礎,設計了一部極紫外光自由電子雷射測試設施。這些光源在半導體、量子材料及生醫等研究領域有重要的產業應用。
-
-
-
國家實驗研究院 未來科技館 酮類吹氣式氣體感測器應用於居家照護檢測
採用微機電製程技術、奈米感測材料、微加熱器系統等跨領域整合製造技術製作微小化感測器元件,其搭載藍芽功能、演算法與吹器裝置可監控患者呼吸時夾帶之酮類氣體的濃度數值,做為居家照顧診斷之用途。
-
-
-
國家實驗研究院 未來科技館 智慧視訊分析與檢索技術
國網中心為解決公共安全與治安問題,開發一智慧視訊分析與檢索系統,可整合路口CCTV監視影像進行車輛/行人的屬性分析與辨識,運用TWCC高速計算於AI影像語義分析及視訊濃縮技術等研發,以有效解決巨量影片中快速檢索關鍵目標,同時,可提供關鍵目標移動路徑的視訊短片,以落實科技監控與偵查之快搜應用服務。
-